贵州朋和致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雕塑_贵阳雕塑厂_贵阳景观雕塑公司_朋和文化雕塑企业
全国客服咨询:

186-8501-5909

137-6504-4678

136-2850-9485

贵州朋和文化景观雕塑设计 > 雕塑新闻中心 > 贵州雕塑行业新闻 >

外来艺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变化的影

时间:2019-02-27 作者:— 贵州朋和文化雕塑 阅读:196 来源:www.guizhoudiaosu.cn


陈云岗


  1956年生于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住建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以下是2018年7月在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上主题演讲

  陈云岗:各位下午好!今天坦白讲,既然到了麦积山,开这样一个关于雕塑的会议,我想随意地谈一点点我对雕塑艺术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我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变化的一点看法。

外来艺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变化的影

麦积山石窟造像

  第一,中国的雕塑艺术是非常深刻地受到来自于西方的影响的。我所讲的不仅仅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西方”,而是中原之西的西方,印度、中亚等等一带这些艺术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是深远的,是成规模化的影响。尤其是石窟的开凿,在佛教艺术进入中原之前,或者进入西域之前,中原几乎没有石窟的这种艺术形式;即便是有这样的在崖上凿窟的,那也是作为墓穴而存在的。但是没有为了传达某种教义或者思想连片成规模的石窟开凿……就仅此一点,我们不可忘记给我们输送了这样的一个营养的“大西方”,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外来艺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变化的影

麦积山石窟造像

  第二,我有时候想:从印度到中国,我们见过千千万万的佛,我想问一下,谁能知道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了?谁知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看了全世界各地分散的相当相当多的佛,我的看法是在进入西域之前,犍陀罗时代的佛,那个时候的佛是严肃的佛,沉思的佛。而我们今天在麦积山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微笑的佛,尤其是在西域的很多石窟当中,也是微笑的佛。我对自己今天有一个告诫,在这不能谈历史,不能谈这个石窟的形制,不能谈断代,为什么,这是人家当地所有文保工作者的长项。我是雕塑家,我只是一个雕塑家,仅此而已。所以说我只能把这个问题先拿出来放到这,就是我们的佛像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喜悦了?

外来艺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变化的影

犍陀罗风格佛造像

  这个形象的喜悦代表着它的背后的人文、精神、审美、社会等等一些巨大的、本质上的变化……是否存在,存在着怎样的一种状态?这个需要我们进行研究。这是我的第二个看法。

  麦积山石窟造像

  第三,在石刻艺术、尤其是石窟艺术、佛教艺术进入中原之后,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衣纹的影响,为什么?以前的、佛教艺术进来之前,所有的中国雕塑的衣纹没有像佛教艺术进来以后是阶梯式的造型的。之前是没有的。我们可以看秦俑,可以看汉俑,可以看战国时期的石刻,汉武帝的茂陵石刻上的纹路等等,没有像佛教艺术传来之后发生的这样的一个阶梯式的变化。我觉得这个影响是千百年的影响,而且一改中国的雕塑艺术的一种塑造方法。我们今天在麦积山大量的石窟当中看到的泥塑,它虽然是泥塑,但是它是模仿石刻的风格而塑造的。这个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这种形体、这种台阶化的处理,再加上原有的中国艺术当中的线刻,丰富了中国雕塑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段。所以说它产生了新的艺术,这种影响一直到明清。虽然衣服最后可以随风而飘,随风而起,但是它的台阶化的结构,一层层的那种叠压的关系,那是一个结构性的、根本性的一种关系的确立,一种语言的确定,所以说我们一直没有脱开这种影响。

       我本人的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我有限的知识告诉我,我觉着西方中亚艺术的发育期毫无疑问早于中国,早于黄河流域,这是有着历史上无数的东西在那里放着的,这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这是你尊重不尊重事实的问题。它(文明及文化)是由西往东走的,不但由西往东走,它不是从西边一下就到了低洼处的长江中下游,它好像是先上的蒙古高原,从蒙古高原、从北往南慢慢下来的,如牛河梁的女神像这种文明的传递。所以说我认为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的同时,也不能妄自尊大。正如我们当今所面临的西方当代的艺术的影响是一样的,这种来势汹汹的影响,它包围着你!我们依然应该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既尊重又有效地吸收和继承,又能坚持我们本土文化的优秀传统,所以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

  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坏的影响,是一种好的影响,良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上世纪的60年代乃至今天……比方说上世纪50年代北京农展馆的两组雕塑、及四川美院上世纪60年代的一批创作等,其中的《百万工农站起来》的那批作品的衣纹依然是台阶式的、叠压式这样的一种处理手法;包括到现在, 很多年轻人从中国古代雕塑当中吸取的这个东西; 可描述、可操作的语言是什么?就是这种语言。不仅造型是简练的、简洁的,轮廓是鲜明的,而且那个衣纹是充满着韵律和抒情的。再如滑田友先生在法国待了17年,回到中国之后创作的《少年中国》中的那个衣纹,他所创作的《五四运动》的那块浮雕中的衣纹处理,大家就看出来,这种东方所谓的后来的成果,我们并被定义为东方特色的这个雕塑的衣纹及手法,它所具备的特点在延续、在传递,一直到今天。所以说我们今天在麦积山这个地方,在讨论麦积山的存在和中国雕塑未来的发展这样的一种结合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我刚才一开始讲的,文化由西向东传递中的这样的一种巨大的文化信息。以上演讲将深深影响到作为雕塑传承与共识的很大程度改变。在未来大型雕塑工程中以传统艺术文化为载体的雕塑产品也得以参考。